旅游 >  > 正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更有力量的文學銘記汶川(藝海觀瀾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-02-26 10:19:51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34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災難文學要讓讀者體悟到:地震、洪水、瘟疫等帶來的苦難既是每個受難者個體的傷痛,也與我們每一個同類緊密相連。如此方能為人類面對災難儲備心理能量,促進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部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人類與自然災害不斷斗爭的歷史,自然災害早已成為文藝創作的重要母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年來,以汶川地震為題材的文藝作品,既表現山崩地裂帶來的苦難,也記錄人們抗災救災的眾志成城。體裁既有小說、詩歌,也有散文、戲劇。數量上更是令人驚嘆,據不完全統計,僅詩歌就有二百余家刊物發表了一萬多首,出版詩集一百余種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曾幾何時,一些文學創作遠離人民大眾和現實生活,處于一種與廣大民眾精神失聯的低迷狀態,汶川地震讓文學得以重新擁抱當下現實生活,激活內在創作能量,凸顯文學的審美救贖功能。這些作品譜寫英雄壯歌,傳達生命至上理念,表現科學救災精神,關注心靈傷痛和心理重建。汶川地震文學有力地提振了文學精神,表現出難能可貴的新氣象與新格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汶川地震過去十年了,有關這場災難的文學作品還在陸陸續續地出版。檢視這十年來的創作,集中感到尚有兩大缺憾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是創作陷入模式化困境。一些作品的情感體驗、思想主題和語言表達給人似曾相識、千人一面之感??拐鹁葹倪^程中,孩子廢墟下讀書、英雄教師舍己救人、子弟兵奮勇救災的新聞感動了無數人,在這類題材的作品中,一些創作者不自覺地丟掉了自身主體性,在視角、表達上缺乏文學個性。作為血濃于水的同胞,面對巨大災難,我們都是“汶川人”,但作為文學創作的“這一個”,作品只有視角獨具、思想獨到、表達獨特,才體現創造的不凡價值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是缺乏沉淀,情感思想失之浮淺。“長歌當哭,是必須在痛定之后的”,魯迅認為感情濃烈時是不宜作詩的,“否則鋒芒太露,能將詩美殺掉”。尤其專業文學創作,不同于普通民眾的情感抒發,需要更深層次的生命體驗和意蘊開掘。許多創作者沒能沉潛下來去觀照審視災難而急于表達,使得作品無法穿越災難的表層迷障,只是停留在事實表象鋪陳和直白抒情上,造成同質化表達、俗套語言的大量堆砌。面對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巨大傷痛,面對全國軍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偉大壯舉,如果不能誕生情深意切、感人至深且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文學作品,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對于汶川地震,文學該如何表現才能不失重?我認為災難文學的創作目的并不是單純地去記錄和渲染災情,描寫地震災區真實情景只是文學創作的第一重境界,作家還應該有更高境界追求,表現災難重壓之下人們的勇敢抗爭,用文學力量顯現生命的崇高與尊嚴。甚至還需要再往前進一步,通過災難思考人類生存的普遍意義,在思想層面進行更加獨到深遠的探索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震、干旱、洪水、瘟疫是人類生存在這個星球上注定要面對的苦難。文學書寫既要撫慰傷痛,更要抵抗對災難的遺忘,去言說創傷與抗爭,讓讀者體悟到災難既是每個受難者個體的傷痛,也與我們每一個同類緊密相連,從而為人類面對災難儲備心理能量,建構起促進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精神文明。這是文學的重要責任與價值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汶川地震十年過去了,對這場災難更具經典意義的文學書寫,也許才剛剛開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鍵詞: 責編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34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閱讀 換一換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薦圖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直播促銷路 農民變“網紅” 直播促銷路 農民變“網紅” 工業互聯網能量或百倍于消費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能量或百倍于消費互聯網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熱聞推薦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娛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言論網版權所有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客服1QQ:290869479   客服2QQ:8925783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天天干天天爽视频|av无码天天干|一级毛片日韩大片在线看|天天在线永久精品免费